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天文學星座和中國古代天文學
           期次:第581期   作者:劉潤潤   查看:75   

        天文學上的星座是根據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來劃分的,用于天體觀測、天文導航、天文教育等方面。西方星座起源于古巴比倫,中國也有自己的天文學概念如三垣、二十八宿和十二黃道。這些概念用于輔助天文觀測和測量。


        天文學上的星座是指天空中被劃分出來的一系列區域,每個星座內包含著一組特定的恒星、星云和星團等天體。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的規定,全天被劃分為 88個星座。天文學上的星座是根據天體在天球上的分布和位置來劃分的,這些位置是相對于地球上的觀測者的視角而言的,用于天體觀測、天文導航、天文教育等方面。

        西方星座起源于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據說,所謂的黃道 12星座等總共有 20個以上的星座名稱,在約 5000年以前美索不達米亞就已誕生。此后,古代巴比倫人繼續將天空分為許多區域,提出新的星座。在公元前 1000年前后已提出 30個星座。古希臘天文學家對巴比倫的星座進行了補充和發展,編制出了古希臘星座表。公元 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綜合了當時的天文成就,編制了 48個星座。

        三垣、二十八宿和十二黃道都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重要的天文概念。

        三垣,指天空中的三個特定區域,分別是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庭垣,用來輔助天文觀測和測量。紫微垣是皇家觀測星宿的地方,太微垣用于確定天文儀器的方向,天庭垣用來測定天體的位置和運動。

        二十八宿,指黃道帶上的二十八個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中劃分天空的一種系統。每個宿代表了一段時間,用來指示時間或輔助測定星體位置。它的命名源自古代中國的星象觀測和傳統文化,每個宿都有其獨特的名稱和象征意義。例如,“角宿”代表了東方的方向,而“氐宿”代表了農耕時的季節。人們通過觀測二十八宿的位置來確定季節、安排農事活動,并將其納入到歷法中進行時間的劃分。

        十二黃道,指黃道帶上的十二個星座,代表了一年中不同的時間段和季節。在中國古代,黃道十二宮被廣泛應用于歷法制定、天文觀測和占星學中。人們通過觀測太陽在不同宮位上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和季節的變化,同時也將其用于占星學預測和命理分析。每個黃道十二宮都代表著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命運走向,占星學家根據太陽、月亮和行星在各個宮位上的位置來進行個人命盤的解讀和預測。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7392次訪問,全刊已有14769299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