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言論自由需有度,網絡發言要謹慎
           期次:第581期   作者:甄子涵   查看:64   

        本篇文章闡述了網絡社交平臺的利與弊,強調了網絡秩序的重要性,并提醒人們規范言行,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同時,文章也指出當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應采取合法手段維護自身權益?;ヂ摼W并非法外之地,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互聯網社交已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人在互聯網社交平臺上記錄生活的點滴、分享開心的片段;有些人卻為一己私利,詆毀、抹黑、制造不實言論誹謗他人。網絡既是無形的,又是有形的,網絡秩序是社會公共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ヂ摼W并非法外之地,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惡意詆毀,誹謗他人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現代漢語詞典》中“誹謗”一詞釋義為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私下議論,沒有散播,那么只能算是道德問題,并不違法??扇绻枪_擴散謠言,誹謗他人,則涉嫌違法犯罪,應該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在網絡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如果謠言被上傳到網上,那么其傳播速度和影響的廣度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造成的后果更是不堪設想。網絡造謠既會刺傷他人,又可能給自己帶來牢獄之災,可謂是損人不利己。

        網絡造謠中傷他人的事件層出不窮,給社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王某與李某系戀人關系,王某脾氣暴躁,李某無法忍受遂提出分手。分手后,王某編造李某在某地賣淫、患病等內容并在互聯網多個論壇發帖散布,該信息被點擊、瀏覽達五千余次,李某提起自訴后,王某被法院以誹謗罪判處刑罰。

        網絡造謠觸犯的法律包括《治安管理處罰法》、

        《民法典》等。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如果行為人利用網絡信息誹謗他人,情節嚴重時,應當被認定為誹謗罪,要受到刑事法律的懲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網絡造謠根據具體情節涉嫌構成誹謗罪、尋釁滋事罪、敲詐勒索罪、非法經營罪、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因此,網絡造謠可能會觸犯不同的罪名,需要承擔不同的刑事責任。誹謗他人除了可能承擔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外,可能還要承擔民事責任?!睹穹ǖ洹返谝磺l第一款:“行為人因侵害人格權承擔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的,應當與行為的具體方式和造成的影響范圍相當?!薄睹穹ǖ洹返谝磺Я愣臈l規定:“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譽權?!币虼苏u謗侵權人的民事責任主要為:(1)消除影響;(2)恢復名譽;(3)賠禮道歉。

        網絡造謠不可取,但從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網絡傳播不實信息時有發生。那我們應如何規范自己的言行,從自身做起,營造健康的網絡環境呢?而當我們被別人蓄意傳播不實信息、造謠誹謗時,又應如何維護自身權益呢?

        首先,要規范自己的言行。第一,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遵守社會公德和法律法規,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尊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言行舉止,避免發表不當言論或做出不恰當行為。第二,要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冷靜和理智,避免因沖動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其次,當我們被傳播不實信息、造謠誹謗時,要采取合法手段維護自己的法律權益??梢砸髮Ψ搅⒓赐V箓鞑ゲ粚嵭畔ⅰ⒃熘{誹謗,并公開道歉。聯系發布者刪除侵權信息,被侵權人可通過采取在原帖文下留言、向發布賬號私信、電話等方式,與發布侵權內容的網絡賬號持有人直接進行交涉,說明事實與相關法律依據,要求其刪除信息,防止不當信息進一步傳播。如果對方拒絕配合,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有關部門投訴或提起訴訟。在訴訟過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和對方的侵權行為,以便法院依法作出公正判決。同時,還可以尋求律師的幫助,獲得專業的法律建議和支持。

        當自身權益收到侵害時,我們還可以向互聯網監管部門舉報,通過省、市、縣三級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進行舉報。比如,今日頭條、抖音、微博的總部位于北京,可向北京市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進行投訴;小紅書的總部位于上海,可向上海市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進行投訴等。具體舉報途徑可分為以下三種:一、登錄官網進行投訴舉報;二、通過撥打互聯網監管部門電話進行投訴舉報;三、通過向監管部門發送電子郵件進行投訴舉報?;ヂ摼W上過度宣揚、披露他人隱私,肆意猜疑,用語偏激甚至粗暴等行為,對公民的人身權益造成了侵害,若情節嚴重,可通過向公安機關報警、向法院提起訴訟等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合理宣泄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要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堅守法律和道德底線!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7380次訪問,全刊已有14768467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