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法律之鐵線,構建信息安全之網
           期次:第581期   作者:吳筱優   查看:70   

        互聯網普及帶來便利,但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發。國家應加強網絡環境建設,健全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社會各界應加強自律和監督,高校應加強管理和教育,增強師生網絡信息安全意識。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網絡信息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資源,為人民生活帶來了方便和快捷。但是,由于個人使用不當和不法分子的利用,也造成了越來越多個人信息和數據泄露事件發生,侵犯了公民權利,甚至對公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我們應該重視起來。

        互聯網實名已成趨勢,實名認證和電話綁定成為大家在使用各種網絡功能時的必要前提。這些實名措施本意是規范網絡秩序、加強網絡管理,但是,由于監管不嚴反而成為了不法分子獲取個人信息的渠道。這些信息的泄露和濫用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如身份盜用、財產損失、聲譽受損等。大學生是此類現象的主要受害群體。作為剛剛步入社會的群體,大學生缺少足夠的社會經驗和防范意識,使得大學生群體中個人隱私、個人信息泄露的現象格外常見。

        保護個人信息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責任。將惡意扼殺在搖籃里,不僅需要法律和政策的保護,也需要國家、社會、高校和大學生個人積極的維護。

        從國家層面上,需要加強整個網絡環境的建設和管理,以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國家應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重視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制度,明確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處理、保護和處置等方面的規定,確保公民的個人信息得到充分保護。2017年6月1日,國務院發布《網絡安全法》,其中規定了對網絡信息的保護和管理。該法規定,網絡運營者要為用戶保密其個人信息,并設置安全保護措施,防止個人信息泄露。此外,網絡運營者還需事先獲得用戶的同意,才可將其個人信息進行收集使用。對于違法泄露信息的行為,將依法追究責任,給予懲罰。同時,《刑法修正案(九)》明確規定網絡黑客入侵、非法獲取個人信息等行為將被視為犯罪行為,提升了對違法者的打擊力度。國家應加強執法力度。相關執法部門應當嚴格執行對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泄露和濫用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為,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對于社會企業、平臺以及公共管理機構來說應主動加強行業自律。首先,各行業應當建立健全個人信息保護的自律機制,制定行業規范和標準,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和管理,確保個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其次,應強化監督檢查。社會各界應當加強對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違規行為,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同時注意按時加強對政府網站、公共機構等公共應用系統的安全管理,實行嚴格的安全認證。最后,相關機構應該對網站和應用程序進行定期安全升級和更新,提高網站和應用程序的抗攻擊能力。

        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也面臨著網絡信息泄露的危險。因此,高校應當加強管理和教育,增強師生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首先,加強宣傳教育,設立網絡安全知識普及活動,舉辦網絡安全講座,加強網絡安全課程教育,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網絡安全意識,以創造一個理想的網絡環境。其次,加強網絡與服務器的安全管理,對整個運營過程進行有效監測、防范和管理。建立針對學生網站的安全防范指南,提供安全沖突時的應急響應手冊。最后,作為全國研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當積極支持相關科研項目,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物力用于開展信息隱私保護領域的研究,并著力開發信息安全的創新技術,以保證網絡信息隱私的安全性。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7371次訪問,全刊已有14768006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