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智防詐騙———大學新生防騙指南
           期次:第588期   作者:李欣玲   查看:123   

        文章講述了大學新生如何防范詐騙,包括不泄露個人信息、謹慎處理快遞單、保持冷靜并及時報警等措施。同時,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加強技術防范和跨部門合作,社會各界也積極開展反詐宣傳活動。青年學子應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共同營造安全、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

        “風有約,花不誤,歲歲年年不相負?!痹谶@個金秋送爽、滿懷希望的季節里,又一批青春洋溢的臉龐踏入了大學的校門,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大學,作為知識與夢想的殿堂,同時也是不法分子覬覦的“新領地”,他們在黑暗處蟄伏,利用非法手段實行詐騙行為。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我們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才能學會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在大學這片知識的海洋中安全航行,避免成為詐騙分子的“獵物”。

        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詐騙手段也層出不窮,從傳統的電話詐騙、短信詐騙,到網絡詐騙,詐騙分子無孔不入,猶如潛伏在暗處的毒蛇,時刻準備發起致命攻擊。大學校園也未能幸免。據統計,每年高校新生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學生遭遇過不同程度的詐騙,不僅造成了經濟損失,更給其心理帶來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因此,增強防騙意識,掌握防騙技巧,對于每一位大學新生而言,都是一堂必修課。

        2023年9月開學之際北京市公安局接到報案,一名高校女生稱接到“公檢法”信息,要求開辦新卡并使用支付寶向卡內轉賬,并泄露個人銀行賬戶密碼,被詐騙金額累計達到一萬元。詐騙分子無孔不入,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保護個人信息的重要性,不讓自己的信息成為他人牟利的工具。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作為生于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大學生,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底何為詐騙。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值得注意的是,不僅是詐騙實施者需承擔法律責任,幫助詐騙分子進行信息傳播、資金流轉等行為的“幫兇”,同樣可能觸犯法律,受到相應處罰。因此,保持警惕,不參與任何形式的詐騙活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那么我們應如何加強自我保護,學會應對詐騙呢?首先,不隨意泄露個人信息是防范詐騙的重要前提。大學新生應妥善保管身份證、學生證、銀行卡等重要證件和物品,避免在網上隨意注冊需要填寫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的賬號。同時,要謹慎處理快遞單和含有個人信息的廢紙等物品,以防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不幸遭遇詐騙行為,我們要保持冷靜,及時報警并保留相關證據。通過向警方提供詳細信息,可以幫助警方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維護自身權益,讓法律為我們的正當權益指引方向,讓法律為我們的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在防范詐騙的戰斗中,我們并不是在孤獨戰斗著,在國家層面,為應對電信詐騙的嚴峻形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我國積極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完善電信詐騙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提高違法成本。法律者,社會之準繩,正義之利劍?!洞髮W》有訓:“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逼浯?,國家立法以保民安,我們亦應知法守法,以法律為武器,捍衛自身權益。面對詐騙,不應忍氣吞聲,而應勇于舉報,讓法律之網疏而不漏,使詐騙之徒無所遁形。再次,加強技術防范,推廣使用反詐APP、短信提醒等工具,提升公眾識騙防騙能力。最后,為應對境外詐騙,國家還加強跨國家、跨部門合作,形成打擊電信詐騙的合力。

        社會各界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媒體通過廣泛宣傳典型案例和防范知識,提高公眾對電信詐騙的認識。社區、學校等基層組織積極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增強群眾自我保護意識。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向家人、朋友普及防范詐騙知識,共同構筑反詐防線。凝聚社會合眾力,畫出最大同心圓,要支持國家和社會的反詐工作,積極舉報可疑線索,共同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大學是夢想啟航的地方,也是人生歷練的起點。我們要提高警惕,通過了解常見詐騙手段、提高警惕、使用官方渠道進行操作、加強個人信息安全意識以及出現意外及時報警等措施,防范詐騙行為的發生,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安全和財產安全,做到陌生電話不輕信,陌生短信不回復,個人信息不透露,轉賬匯款多核實。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面對復雜多變的詐騙形勢,我們既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防騙能力;也要勇于擔當,積極傳遞正能量,共同營造一個安全、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讓我們攜手并進,在知識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青春的航船安全抵達夢想的彼岸。

        愿諸生銘記此訓,以智慧為舟,法律為帆,乘風破浪,直濟滄海。讓青春之花在知識的海洋中絢麗綻放,而不被詐騙之陰霾所籠罩。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8918次訪問,全刊已有14687293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