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天津市,國民黨在天津的統治被摧毀。從此,城市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政權回到了人民的手中,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也獲得了新生,掀開了歷史新的一頁。學校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開展教學、科研和為新中國培育人才的辦學實踐,廣大師生員工歡欣鼓舞,拍手稱快,他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學校的新建設中。
天津戰役結束后,滯留在河北女師學院主樓地下室避險的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北洋大學、河北水專和國立體專等學校的同學陸續返回各自學校,校園里師生面臨的任務是恢復和穩定學校秩序。為了恢復學校秩序,1949年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軍代表歐陽吉和黃過等同志,首先進入學校,他們向師生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協助學校穩定秩序,使學校很快正式復課。
1949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部為了進一步整頓院務,正式委派王金鼎暫任教務主任,董勁秋暫任秘書室主任,李棟暫任總務主任,曾中嬳暫行兼代師中部主任,由他們負責接管了學院。此時學院有教職工105人,其中專任教師60人。他們到職以后,首先抓發動和組織群眾的工作。在教師中成立了教師聯合會,由朱星教授負責;在職員中成立了職員聯合會,由圖書館主任劉同珙負責;在工友中成立了工會,在學生中成立了學生會。其次是大抓學習,學習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綱領和方針,學院成立了學習委員會專門負責這一工作。教聯會、職聯會、工會、學生會都組織各自的成員參加學習。由于獲得了解放,人人心情舒暢,又由于面對新的社會,人人需要認識和了解。因此,大家學習的熱情很高,很少有遲到早退的,更沒有無故不參加的。
1949年8月,根據天津市軍管會文教部的決定,1933年建校的國立國術體育師范??茖W校并入河北女師學院體育系。體校過來的教職工共15人,還有一部分學生并到女師體育系。從此,我院開始有了男生。與此同時,還擴招了一部分男生。由于學生性別結構發生了變化,隨即學院的名稱也有了相應變化,呈請上級批準,將校名“河北省立女子師范學院”中的“省立”“女子”去掉,正式更名為“河北師范學院”(簡稱“河北師院”)。因為河北師范學院最早是河北省省立學校,所以,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就派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李繼之等接管學院,歸河北省人民政府管轄,由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楊秀峰兼任院長,李繼之兼任副院長(主持實際日常工作)。原院長齊國樑調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任參議。
接管工作告一段落之后,緊接著進行了組織上的整頓和改造。首先按照人民政府規定的政策和法令,要求反動黨團員登記,加強了對他們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同時中國共產黨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工會等革命和進步組織相繼建立,學院也成立了新的校務委員會,負責學院的行政工作。學校機構逐步完善,業務漸漸步入正軌。
1949年8月,中共天津市委發布了公開黨的支部的決定。根據市委的決定,學院的地下共產黨支部很快宣布公開。第一任黨支部書記是王金鼎,黨員有王金鼎、劉金城、鐘毅、安長樂、戴錦倫、崔靜媛等十幾人,當時支部由三部分黨員構成,即原來的地下黨員、新中國成立后進城的黨員和未公開組織前新發展的黨員。隨著黨組織建設的加強,1950年第一季度,由于黨員人數增多,支部改成了總支,總支下設立干部、教師和學生3個支部,總支書記李繼之,副書記章一之和賀洪濤,委員為鐘毅和王平。
1949年10月,楊秀峰主席兼院長到河北師范學院視察。于23、24兩日,分別對教職員及學生學習問題、學院辦學方向、職責與任務做了明確指示。他說:“師院主要是培養中學師資和教育行政干部,而這些師資和干部的主要服務對象則是河北省農村的農民,所以,師院學生應該確立為人民服務首先是為廣大農民服務的思想,學校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思想領導?!睏钚惴逯飨鼮槊靼椎卣f:“河北省絕大部分地區是老解放區,廣大農民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政治水平,全省約3000萬人口,僅約500萬人口地區尚未完成土地改革,大致除水災嚴重地區外,明春可全部完成。土地改革后,農民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應該盡可能滿足群眾的要求。這是我們的責任?!碑斍?,“適當的教育工作者特別缺,亟須大批知識分子下鄉尤其需要有相當文化水平和政治認識的教育工作干部下鄉。而師范院校就應以培養這些教育工作干部為其任務,學生應明確樹立為農村文化教育服務的思想?!薄盀檫_到這個目的,師范學院要注意學生思想教育,加強馬列主義的學習,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思想方法,改變由過去反動統治時期教育所給予的種種錯誤思想,如自鄉村來而不愿回鄉村去服務,忽視現實的工作要求等等。教學方法尤要聯系實際,除實習外,而主要的是讓學生樹立勞動觀點、群眾觀點和懂得與實踐群眾路線?!彼M麕熢簩W生“必須從認識群眾的力量、樹立群眾觀做起,以進一步建立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
楊秀峰主席到校視察工作和講話為把河北師院辦成新型的高等師范院校指明了辦學方向,給師生員工增添了精神力量。
楊秀峰主席來校視察后,為貫徹執行“教育面向農村,為農民服務,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學院組織四年級同學分赴石家莊、正定、安國、辛集等地實習教學,并赴農村參觀,了解老解放區教育情形,于1949年10月27日起程離校。
1949年暑期以后,從本屆招生起,明確男女兼收。學院取消了家政系,將其部分業務合并到教育系增設的幼兒教育系,設教育科學、幼稚教育兩組;國文系改為文史系,設國文、歷史兩組;音樂系改為音樂藝術系,設音樂、戲劇、美術三組。同年,還招了中文、地理、歷史三個短期研究班,學制為一年。招生對象是社會青年,畢業后分到中學任初中教師,按大專待遇。1949年,招收新生247人,其中教育系66人(科學組46人,幼教組20人),文史系57人(國文組29人,歷史組28人),音藝系62人(音樂組27人,美術組14人,戲劇組21人。體育-甲28人,體育-乙34人)。同年9月,河北省教育廳指令,將原河北女師附屬師范學校劃歸天津市。(文章轉自《河北師范大學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