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逃離數字荒野:喚醒你的精神復健力
           期次:第601期   作者:喬雨欣   查看:46   

        本文闡述了為什么刷短視頻越刷越累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如讓大腦“深呼吸”、激活身體智慧、重建人與人的鏈接等,以緩解這種狀態并重塑健康的認知與情緒模式。文章還指出,減少對短視頻的依賴,更多地感知真實世界中的風景、聲音與人情,有助于從數字的疲憊中抽離,找回屬于自己的心理平衡與精神自由。

        夜幕低垂,教學樓的輪廓在遠方隱去。你倚在陽臺,手指機械地滑動著短視頻頁面,腦中卻浮現一個疑問:為什么周末明明刷了好幾個小時的短視頻,反而比上課日更疲憊?

        這并非錯覺??茖W早已揭示,這種“越刷越累”的疲憊感,是大腦與心理在數字信息的洪流下進入了

        “認知透支”的狀態。

        被偷走的休息:大腦其實并沒有“休息”

        當我們沉迷于短視頻等碎片化信息時,大腦中的默認模式網絡(DMN)異?;钴S,本應在休息時運作的它,在我們自以為“放松”的時刻拼命耗能,造成“腦力空轉”。神經科學研究顯示,這種狀態下,大腦內側前額葉與后扣帶皮層的連接增強了近40%,導致認知資源大量消耗。同時,前額葉控制功能下降,情緒系統卻因新奇信息不斷激活,誘發多巴胺釋放,形成類似“上癮”的循環,逐漸讓我們失去自控能力。

        此外,短視頻帶來的不確定信息會持續刺激人體的壓力系統:下丘腦 -垂體 -腎上腺軸(HPA軸)。當HPA軸頻繁激活,壓力激素皮質醇持續升高,海馬體功能也隨之受損,造成記憶力下降、情緒調節困難等問題。因此,“越刷越累”背后的本質,是大腦和心理系統在慢性壓力下的過載反應。

        治愈的鑰匙:重新激活大腦的認知系統

        要緩解這種狀態,我們需要一次“精神復健”,重塑健康的認知與情緒模式。

        1.讓大腦“深呼吸”:冥想與微旅行

        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3Restoration3Theory,ART)指出,自然環境中溫和的刺激能夠幫助注意力恢復。在自然環境中冥想或散步時,大腦會產生4—8Hz的θ腦波,這種腦波可促進記憶整合和情緒平衡。當我們專注于自然環境中的細節,如專注于飄落的櫻花或山間輪廓時,θ波活動顯著增強,伴隨前額葉“降噪”,大腦逐漸進入深度修復模式。

        嘗試日?!拔⒙眯小?,例如前往校園中少去的區域、附近的博物館或植物園漫步,讓視覺從屏幕轉向自然景觀,專注觀察落葉的顏色或湖面的波紋。這種輕微、專注的狀態有助于啟動θ腦波,改善認知功能和穩定情緒。

        2.激活身體智慧:多感官體驗與手作實踐

        具身認知理論(Embodied3Cognition)強調身體感知對認知與情緒的重要性。觸摸老建筑的石磚、凝視湖中倒影或聞到雨后泥土的氣味,這些觸覺、視覺、嗅覺等多感官刺激都能激活整合情緒與感知的島葉皮層。一項星空觀測實驗顯示,多感官沉浸能提升血清素水平并重塑褪黑激素節律,讓睡眠更高質量、情緒更穩定。

        在手工活動中,如陶藝、插花、繪畫或烹飪,通過觸覺感受物體的質地與溫度,集中注意力于制作過程。這種“手腦并用”的體驗可以有效抑制杏仁核過度的應激反應,達到心理減壓的效果。

        3.重建人與人的鏈接:人際互動的療愈力量

        積極心理學(Positive3Psychology)研究發現,社交互動與人際關系能夠提升心理韌性(resilience),幫助個體應對壓力。人際互動時分泌的催產素可抑制皮質醇分泌,緩解慢性壓力反應。

        定期與朋友或家人面對面互動,共同活動或聚餐。即便是在校園咖啡廳與朋友簡短的閑聊,也能有效降低壓力激素水平,增強歸屬感和幸福感。

        從短視頻疲憊到精神自由:一場認知上的遷徙

        每一次放下手機,走進真實的世界,都是對大腦與心理系統的一次積極干預。當你關閉推送通知,轉而投入自然景觀、手工實踐或真實互動中,前額葉執行功能得到恢復,海馬體記憶能力增強,杏仁核的過度警覺性也逐漸降低。

        心理學家達馬西奧曾說:“意識的流動需要錨定于身體的航行?!弊屛覀儑L試著減少對短視頻的依賴,更多地感知真實世界中的風景、聲音與人情。這樣,我們才能逐漸從數字的疲憊中抽離,找回屬于自己的心理平衡與精神自由。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10989次訪問,全刊已有14768204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