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其邁,歲律更新,我迎來了二十歲,開啟了奔三之路。
二十年,社會在馳而不息的更迭,一個時代落幕,又有另一個時代的開啟。我們這一代,伴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是互聯網原住民,在信息世界見識到了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懂得天賦、機遇、奮斗的重要性,早早開啟了
“內卷之路”,有實力也有生活,不斷開辟著屬于我們的獨特方式。但是,我們似乎對突如其來的二十歲應接不暇,總以為十八歲后應該是十九歲,十九歲之后是十八歲,如此徘徊,循環往復。
沉思往事立斜陽,當時只道是尋常。學生時代是人生前二十年的主旋律。
走嗎?———走。
講到哪了?———我也不知道。
日落晚霞總是在燥熱的晚自習出現,夏天籃球汗水,運動會接力的呼喊聲激情昂揚,下午放學的林蔭小路還有樹葉沙沙作響,桌斗的雜志永遠比家里的好看,依然幻想著假裝偶遇那個男孩。我們總是沖刺著吃飯、背書、搶座,我們吐槽食堂的奇怪搭配,我們為課間睡的十分鐘而備受感動。全班一起看電影、比太陽起得早的備考、起起伏伏的排名、形形色色的小紙條……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十七八歲的年紀,我們在思考人生、認識世界,在課桌上托著下巴聊理想,想象著二十歲,應當是沒有了束縛,是熱烈而自由、浪漫而快樂、詩、遠方,是汽車的引擎、海鷗的鳴叫和女孩的笑,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帶著加速度奔跑,淋著雨燃燒。
美好的仗,我們已經打過了,我們不再拿花里胡哨的文具,也少有學到精通透徹、追求細枝末節的感覺。沒有轟轟烈烈的分別,只是在某個寧靜的下午,很多人在不經意間見完了最后一面。我們慶幸著結束了學生時代,我們盼望著回到中學時代。
現在的我二十歲,到了二十歲這一年才發覺,靜水流深,讀書、追夢、責任都是青春大河的必修課。這段閃亮的日子,除去歡騰、熾熱,還有迷茫與不安。我們的生活是一條條代碼、一籮筐的數學公式,但總認為我們坐在一個大大的船上,帶我們四處流浪。我們自命不凡,也在接受著現實,仍試圖以微弱之力改變世界。我們心懷日月,筆走萬川,仍祈國富民強,眾道安泰。
二十歲以后,是一生中包含著房子車子孩子的快進鍵,猝不及防。我們會在未來一路升級打怪,從職場小白變成行業中流砥柱,平底鞋和暴脾氣或許被代替,又或許依然找不到自己,跌入無數個崩潰的夜色,解決不了就放棄。三十歲、五十歲、八十歲,一百歲依然可愛無比,一切總會來臨,生生不息。“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景,年齡是我們的勛章,而不是傷感的理由?!狈彩露加衅瘘c,未來誰會知道呢?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須策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