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戴建兵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一課
摘要: 本報訊 9月14日上午,學校黨委書記戴建兵在公教樓A座109教室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一課,200余名師生現場聆聽。 戴建兵結合導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部分教學內容,向同學們講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條件、理論品質、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深入剖析了“兩個結合”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特別闡釋了“第二個結合”的偉大意義。 戴建兵寄語全體同學,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論水平、增強實踐能力,聽黨話、跟黨走,自覺做勇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作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所在單位,我校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是首批開設該課程的高校,校黨委書記戴建兵開啟課程首講。首批開設、書記首講,產生了廣泛影響。中宣部會同教育部組織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于今年8月28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這是教材啟用后我?!傲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的第一課。 (宣傳部 教務處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
河北師范大學聚焦“四個著力”構建京津冀教師教育協同發展新格局
摘要: 本報訊 9月21日,中共河北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簡報《河北教育工作》以“河北師范大學聚焦'四個著力'構建京津冀教師教育協同發展新格局”為題,刊發河北師范大學立足高水平綜合性師范大學定位,發揮教師教育領域的特色優勢,深化京津高校交流合作的系列舉措。全文如下: 河北師范大學立足高水平綜合性師范大學定位,發揮教師教育領域的特色優勢,通過多種形式與京津高校深化交流合作,建立以溝通協商為“紐帶”、科研交流為“依托”、項目建設為“抓手”、社會服務為“媒介”的四位一體教師教育協同發展格局。 一、構建溝通協商機制,著力推進教師教育攜手并進 一是深化與京津高校交流合作。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等20余所京津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科研攻關、學術會議舉辦、人員交流互訪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加強溝通聯系。二是推動高校聯盟建設。牽頭組建或簽署參加京津冀三地食用菌產業聯盟、京津冀職業教育教學協同發展聯盟、京津冀高校史學聯盟、京津冀高校體育聯盟。三是組織教師交流互訪。組織教師到京津高校訪學、研討、進修,建立特聘名師專家庫,邀請名師參與學校師范生培養、教師培訓、科研交流等工作。深化京津冀教師培訓協同發展,與房山區進修教育學校搭建“高校-基礎教育”聯動平臺,將師范生培養和房山區教師培訓有效結合,促進教師教育培養研究和教師成長。 二、深化科研學術交流,著力推動科研成果創新轉化 一是協同科研攻關。與中科院 4個研究所(中心)、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合作,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雄安新區生態基礎設施及生態安全格局構建技術”并順利結項,發表學術論文 50篇,申請或授權專利 29件。以團隊方式參與京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獲批省部級以上京津冀協同項目 28項。二是促進科研產出。與京津冀高校合作召開華北地區環境遙感技術研討會、京津冀地方院校發展路徑研討會、京津冀“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憲法實施”等學術會議 13次;出版“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相關專著 2部,獲得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專著二等獎;《京津冀協同立法助力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研究報告獲省領導肯定性批示。三是共建科研平臺。協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環境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等京津單位共建河北省燕趙文化研究、生態環境、細胞信號與環境適應、數字教育等 4個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其中燕趙文化協同創新中心獲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三、加強項目建設管理,著力推動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一是持續深入開展頂崗實習。先后與天津北辰區、北京房山區、雄安新區建立基礎教育領域的合作關系,累計選派一千余名學生赴當地開展為期半年的頂崗實習,緩解京津部分地區教師暫時短缺的困境,拓寬學生就業區域,促進京津冀基礎教育的交流交融。二是成立職教聯盟。發起成立京津冀職業教育教學協同發展聯盟,在專業建設、課程體系、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師資隊伍、職成教一體化和技能大賽等方面開展協作,推進區域職業教育協同發展。三是助力人才培養。與中科院遺傳所共建學校生物學“真知實驗班”,組建京師數學建模教育中心河北分中心,選派研究生赴北師大心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習交流。主辦或參加京津冀、華北五省市區大學生人文知識、高校俄語、 網絡與信息安全、機器人、教育碩士實踐創新能力等學科專業競賽。 四、發揮社會服務優勢,著力服務京津冀社會發展大局 一是做好冬奧會服務保障工作。冬奧會期間,選派 397 名師生擔任裁判、演職、服務人員,在冬奧總結表彰大會上,學生袁瑋婷代表 1.8 萬名冬奧志愿者做大會發言,5 名師生獲得省級表彰,學校獲“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集體”稱號。二是助推教師教育發展。以成功申報 4 個國家級人工智能、 5G+智慧教育、數字教育項目為基礎,建設“人工智能+教師教育”研究與應用中心。三是加強校企合作提升服務水平。與京津多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研究中心,通過設立科研項目、專業實習實踐和研修基地、舉辦學術會議等,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全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黨委宣傳部) |
![]() |
省政協“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專家協商會在附屬民族學院召開
摘要: 本報訊 9月21日,省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冉萬祥,省政協副主席葛會波帶領民族領域專家及省政協委員一行9人就“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到附屬民族學院進行專題調研。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敬澤,副校長郭毅陪同參加調研。 冉萬祥在講話中對附屬民族學院辦學38年來取得的重要成績和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在探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路徑,促進各民族同學廣泛深入交往交流交融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在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正確方向。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冉萬祥、葛會波一行來到西藏班教學樓,參觀西藏班學生學習環境和文化建設情況。了解附屬民族學院多年打造的“守望相助,追夢伴飛”“中華民族一家親文化展演”“紅色立體研學”“高原深度家訪”品牌特色活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果展現場,仔細觀看附屬民族學院圍繞促進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系統設計的制度成果,廣大職工心系民族教育、潛心科學研究的理論成果,各民族師生共同創作的藝術實踐成果。在校史館觀摩了附屬民族學院辦學歷史、發展歷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實踐,并與校領導、講解員進行深入交流。調研期間聽取附屬民族學院院長劉森就關于學院辦學內容、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尤其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情況匯報。 在隨后召開的專家協商會中,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省民族事務委員會黨組書記、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陳學民,省政協委員呂屹、馬卿、趙景超、王海俠分別作了專題發言。 (附屬民族學院) |
![]() |
圖片新聞
摘要: ![]() 9月23日上午9時,由校團委舉辦的“筑夢百團星火,譜寫青春華章”學生社團納新活動在四方廣場拉開帷幕?;顒蝇F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包含思想政治類、科技創新類、文化體育類、志愿服務類等六大類93個學生社團通過文化海報、宣講介紹、知識問答、技能展示、游戲互動、沉浸體驗等方式,充分展學生社團特色文化,生動演繹學生社團魅力,給新生們帶來一場校園文化盛宴。 (校團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