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教育強國之需、時代變革之需和教育發展之需,踐行教育家精神,則是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助力。教育家精神,是教師發展的靈魂和底蘊,也是教師成長的標桿和燈塔。廣大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作為師范生,要大力弘揚并努力踐行教育家精神,潛心教書育人、培根鑄魂,持續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師者,人之模范”,教育家精神要在言傳身教中踐行。教師應當成為勤于治學、不懈求索的表率?!盀閷W當如金字塔,要能博大要能高”,衛興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這位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與最美奮斗者稱號獲得者,始終奮斗在勤學求真的道路上。90歲之后,雖然病痛纏身,仍每天學習工作不少于 8小時,經常參加學術活動;即使臥病在床,也堅持與學生探討學術問題。數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衛興華將知識精華傳授給學生,也讓馬克思主義信仰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成長壯大。教師是學生的模仿對象,是為人示范的重要表率,我們要上下求索,終身學習,做好學生的榜樣。
“知行合一,實踐為先”,教育家精神要在實踐活動中踐行。古往今來,無數教師以其躬耕教壇的辛勤為“強國有我”寫下了生動的注腳,影響了一批又一批學生。
“感動中國人物”支月英老師,19歲遠離家鄉,只身一人前往離家數百公里的邊遠山區進行支教,一干就是40多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從肩挑手提教學工具步行20里山路、再到一個人騎壞6輛摩托車,她已記不清多少次渾身泥濘、雨中翻車,但為了孩子們,她無怨無悔。她用40余年的堅守和付出,讓無數孩子走出大山,見識更廣闊的世界。支月英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人投身于教育事業,為孩子們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教育家精神,要在切實的實踐中發揚與傳承。
“心中有追求,方能遠行無畏”,教育家精神要在教育追求中踐行?!敖逃菫槲磥砼囵B人才,要跟著時代前進。我鼓足生命的風帆,孜孜不倦地追求,順境不自傲,受挫更剛強,有使不完的勁?!睆慕?0余年、為推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于漪,癡迷語文教學,耄耋之年仍堅持站上講臺。她躬耕教壇、與時俱進,用行動踐行“做了一輩子教師,但一輩子還在學做教師”,彰顯了“師者為師亦為范”的境界?!按笙壬敝?
“大”,在于其胸襟與情懷,即使歲月不饒人,但那份對教育的熱愛與執著,如同不滅的火炬,照亮了教育的田野,激勵著后來者繼續前行。
“樹中華教師魂,立民族教育根”。教育家精神首先是寫出來、讀出來、悟出來的,之后是化出來、行出來、創出來的,最終是活出來的:活在教師每天的日常生活之中。作為師范生,我們肩負著培養和引導學生的重要責任。在大學校園中,要努力學習,精進學業,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擴展自己的眼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輸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