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北師大:百廿學府 教育報國
        ———河北新聞聯播《共和國·冀憶》國慶特別報道
           期次:第591期      查看:132   

        河北師范大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被國際命名“河北師大星”,培養了52萬余名學生,傳承“懷天下求真知”校訓精神。學校黨委書記黃晟表示將教育報國,推進高水平綜合性師范大學建設。


        本報訊 近日,河北廣播電視臺推出系列報道《共和國·“冀”憶》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10月6日,《共和國·“冀”憶》系列報道走進河北師范大學,看百廿學府以師為本,砥礪前行教育報國。

        我校黨委書記黃晟在接受采訪中說到,河北師范大學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教育報國的堅定志向,扎實推進高水平綜合性師范大學建設,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師大智慧!

        這是一份來自宇宙的禮物。就在今年8月,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發布公告,一顆國際永久編號第10902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河北師大星”,藉此向這所擁有122年歷史的學府致敬。河北師范大學天文研究所所長、物理學院天體物理研究室主任崔文元說,(國際)永久編號“10902”它的首位和末三位,代表的是1902年,這也是我們河北師范大學的起點。

        時光回到國難深重的 20世紀初葉。在教育救國的歷史洪流中,河北師大的前身順天府學堂和北洋女子師范學堂相繼成立。作為中國近代學生愛國運動的發祥地之一,學校培養出鄧穎超、郭隆真等老一輩革命家,光榮的革命傳統就此寫下。河北師范大學博物館副館長朱紹華說,新中國成立之后,積極探索師范教育的辦學之路就成為師大人的使命。學校尊重教育的科學規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改革、探索、借鑒、創新中,學校初步建立了新型高等師范教育教學體系。改革開放后,河北師大的辦學規模和水平不斷提升,發展勢頭迅猛。1996年,河北省會四所省屬師范類院校合并,新的河北師范大學就此誕生。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共建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學校入選河北省“雙一流”建設一層次高校。河北廣播電視臺記者李江月在報道中說,在師大的新校園里,知名校友鄧穎超的雕像巍然矗立。80周年校慶時,她曾勉勵師大人:“師范教育是件對國家、對人民極其有益的事情,是一項光榮的事業。”教育報國,弦歌不輟。河北師大始終不忘自己的主責主業,在教師教育的路上不斷創新,找尋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校思政課建設,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河北師大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積極探索思政課教學改革新模式,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輝說到,在思政小課堂我們要講道理,把黨的創新理論力爭講深、講透、講活,引導學生教育報國。在社會大課堂,我們把學生帶出去,走進社會,讓他們領略和感悟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偉大成就。

        現執教于西藏自治區墨脫縣完全小學的格桑德吉就是從河北師大走出去的優秀畢業生。2001年,從河北師大附屬民族學院畢業后,格桑德吉義無反顧選擇回鄉執教。蹚河水、走峭壁、溜鐵索、越懸崖,二十三年如一日,只為喜馬拉雅山腳下的門巴族孩子能有學上、上好學。感動中國人物、河北師范大學校友格桑德吉動情地說,我覺得母校帶給我的不僅是堅定的職業信念和扎實的專業基礎,還有對祖國的深切熱愛與責任擔當。我要用教育去改變更多像我一樣來自大山的孩子們的人生。越來越多如格桑德吉一般的師大人懷著教育的初心,走上教師道路,扎根基礎教育一線。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北師大累計培育學生52萬余名。

        20世紀初,河北師范大學在興學救國的歷史洪流中誕生。走過122個春秋,學校秉承“懷天下 求真知”的校訓精神,薪火相傳,弦歌不輟。

        (黨委宣傳部 河北新聞聯播)

        查看視頻內容,請掃二維碼: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5511次訪問,全刊已有14767224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