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當代計,為萬世謀。一直以來,中華民族不斷追求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自中國共產黨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將“建設美麗中國”首次作為執政理念提出后,環境保護的相關理念被反復提及。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生態文明的建設仍然處在壓力疊加的關鍵期,美麗中國的建設任務任重道遠?!傲⒅居麍圆挥J,成功在久不在速”,相信在生態文明愈加被重視的今天,美麗中國必將“美”無止境。
建設美麗中國,要注重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國自古就注重環境保護,世界上最早的“環境部”、世界上最早的資源與環境保護法都于我國誕生。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再到“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的人文理念;從“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的樸素自然觀,再到“數罟不入洿池”的法令,中華民族對于美麗中國建設的殷殷期盼已然在天地之中、山水之間徜徉千年,愈久彌堅。在“治沙女王”殷玉珍和附近農戶的努力下,毛烏素沙漠終于從“黃沙漫天,寸草不生”到如今的“綠樹成蔭,生機盎然”。這其中蘊含的,是堅韌不拔與沙斗爭的毅力,是播種美麗還林還草的信念。在文化與精神的傳承中,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正在展現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圖景。
建設美麗中國,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我國已經從高速發展階段轉而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而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的建設相互依存。庫布其沙漠我國第七大沙漠,也是我國光伏治沙的試驗田與先行者。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理念的交融下,一場“生態+產業”的革命在此生根發芽:光伏板組成的“藍色海洋”綿延不絕,沙生植物隨風搖曳,綿羊、家禽等悠然自得,形成了一幅“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間養殖”的立體生態畫卷,實現了由綠變美、由美而富的華麗轉變,堪稱一個鮮活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案例。
匯聚強大合力,實現美麗中國宏偉藍圖?!胺e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無論是參與植樹種綠、扮靚祖國山川大地,還是杜絕鋪張浪費、自覺節約用水用電,或是提高環保意識、主動參與環保事業……每個人都是生態環境的保護者、建設者、受益者,每個人都應增強使命感責任感、提高積極性主動性。從推進“光盤行動”到鼓勵綠色出行,從發展綠色旅游到推進城市綠道網絡建設,從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到提升垃圾分類管理水平……這些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答題”。建設美麗中國,要匯聚起全國各個行業,每個公民的合力,共同譜寫青山綠水的宏偉藍圖。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凝聚起“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钡纳鷳B觀,攜手同心,砥礪前行,積極投身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實踐,共繪更加多姿多彩的錦繡河山,讓中華大地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讓中國“美”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