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v id="jfs8f"></nav>

      1. 《河北師大報》  
        上一期    下一期
        同鑄生態文明 共建山水宏圖
           期次:第591期   作者:黃亞茹   查看:66   

        文章討論了城市化進程中保護美麗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全球面臨的嚴峻環境問題。保護生態是時代責任,青年應積極推動綠色生活方式轉型,從日常小事做起,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

        中國幅員遼闊,環境優美,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在古詩詞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勾勒出自然美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閑適自得令人心向往之。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文明事關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構成人類生存與生態環境的基礎,是人類為建設清朗的生態環境的物質成果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立足當下,如何在城市化進程飛速發展的同時,也能保護好美麗的環境成為亟待解答的時代問卷。

        環境問題不容小覷,保護生態刻不容緩。當今,世界各國的生態文明現況均面臨眾多棘手的問題。美國俄勒岡威拉米特國家森林公園本是十大欣賞秋色的地點之一,卻在工業化的發展下變為一片荒蕪的廢墟;路易斯安那海岸東大陸島海灘,遍布著死于海水石油污染、滿身油污的海鳥尸體;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北極熊們無奈地望著腳下冰塊不斷溶化,漸無容身之所……這些因環境破壞而引發的場景令人深思。

        環境破壞還在持續,保護生態時不我待。嚴峻的環境形勢,更加堅定我們治理環境的決心??v觀昔日,中華民族遠有“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的優良傳統,而今亦有眾多致力于環境保護的各部力量,以多種手段和形式為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活動賦能增彩。習近平總書記曾于全國生態日作出指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從“取之有道,用之有節”的哲學思想到“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學,再到“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智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踐,必將畫好綠水青山的每一張圖,守好魚翔淺底的每一片湖泊,貫徹好華夏大國泱泱之理念。

        肩鴻鉅任,責有攸歸。廣大青年生逢其時,當積極推動綠色生活方式轉型,做好保護環境這一時代賦予的“必答題”,聚力成勢,做生態文明的踐行者。從食來看,爭做“光盤行動”與“打包行動”的踐行者,不浪費性過度消費;從住來看,不過度裝修,節約用電,購買可循環利用物品;從行來看,以步行、乘坐公共汽車代替私家車等出行方式,在緩解交通擁堵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護環境。推進綠色生活方式轉型體現于生活中一件件的小事之中,積少成多。做好生態文明的必答題,才能為盎然生態圖描上綠意一片的底色。

        綠水青山,碧海藍天,世代相依,和諧共生。面對環境的破壞,我們積極行動,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中,播綠復綠;面對壯麗的錦繡山河,我們愛之敬之,鑄就生態文明,才能夠共享山水宏圖。保護生態環境,是發展之需、自然之愿,也是你我之責。

        河北師范大學 版權所有    在線投稿 

        北京華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僅提供技術支持,圖文與本公司無關

        京ICP備12019430號-7

        本期已有5521次訪問,全刊已有14767959次訪問

        日日日日人人人夜夜夜2017